close



壽山石的浮雕是指在石面凸起物像的一種雕刻技法壽山石,它與圓雕最大不同的主要是只雞血石從前面的方位(或兼顧到左、右方位)表現物像的“半立體感”。後面的方位或貼在石壁上,或根據石料層情況,簡略雕刻。要凸起物像,自然要鏟去非物像的部分。如果鏟去非物像部分的深度淺薄,那凸起的物像也淺,稱“淺浮雕”;反之則稱“高浮雕”。“高浮雕”就十分接近“圓雕”。歷史上浮雕是繼圓雕之後出現的一種裝飾性的雕刻技法,多刻於石壁或木柱的表面,如刻於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的洛陽石窟古陽洞佛龕的石楣上。壽山石的浮雕始於明、清時期的壽山石硯四周和印章的方柱四面。清干隆時的壽山石巨璽方柱四面就有福州名雕師周尚均雕刻的浮雕博古和夔龍圖案。近代福州壽山石浮雕高手林壽堪、王雷霆等雕有《天塹變通途》、《山村新貌》等,也是用高浮雕或淺浮雕的技法,名聞遐邇。

田黃 浮雕最好選擇色層分明的薄形石料,利用外層石色雕刻景物,以裡層石色作為襯底,形成自然套色。若將裡層石色再刻薄意襯景,更加精妙。其制作過程:通過相石,分析石色的分布情況及色層深度,然後確定作品的題材和構圖。設計畫面要有中國繪畫的風格。景物的層次重疊應視色層之深淺而定。構圖宜豐滿,襯底出露面積不可過大或過於集中。設計定稿後,以尖刀順著景物的輪廓“線勒”一遍,再用平口手鑿或卡鑿削除畫面空間部分,謂之“刮底”。待達到預定深度或裡層石色顯露後,再進行刻制。刻制景物主要使用手鑿和小型鑽具,在高起的景物層上雕刻出畫面的層次,力求使所表現的物像在結構上富有立體感,最後再用修光刀具進行“修飾”。

而薄意雕刻是指比淺荔枝凍浮雕更要“淺”的一種壽山石雕法,因雕刻層薄,而且富有畫意,所以稱“薄意”。它比浮雕更有畫意,又比圖畫更富有“雕”的立體感。因此說它是介於繪畫與雕刻之問的獨特藝術,此法始創於清朝初年的周尚均。周尚均先是在印台四周刻淺浮雕錦褥紋和環邊不斷紋或其他圖案,開創了薄意藝術的先河。以後有潘玉茂繼承其遺法,直到清朝末年,西門林清卿專攻薄意藝術。成為特別有成就的薄意雕法大師,被稱為“西門清”,譽滿榕城。 繼林清卿之後,有王炎銓、王雷霆、江依霖、林文舉等人,組成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西門薄意”派。此派主要的作品,有林清卿的《柳鵝》、《秋山行旅》,王炎銓的《夜游赤壁》,王雷霆的《寒江垂釣》,林文舉的《大觀園》等。東門派藝人也學習“薄意”雕藝,如林友琛、林壽堪、郭懋介等人,別具風格。於是“薄意”雕法得到更大的發展,甚至是為全國之一幟。

薄意是壽山石刻的專用藝術。特別是像田黃石之類的原石珍品,有“易金三倍”之說,其價值以錙銖計,因此不忍其石屑損失,《壽山石刻史話》說:“能夠多留一點原石的本質,空白多,加工的地位省一點,也可以突出壽山石本質的文采。”薄意因為刻淺如畫,所以也稱“刀畫”,即在石材上以刀代筆作畫。金石家潘主蘭說:“薄意者技在薄,而藝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因未能如紙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筆寫意為尚,簡而洗脫且饒有韻味為最佳,耐人尋味以有此境者。…‘最適合質佳而材小的田黃石、水晶石以及山坑凍石的藝術裝飾,特別是自然章印台的裝飾。如果是有皮的掘性靈石,或是有薄色層的優質靈石,其藝術效果,尤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薄意雕刻首先要選擇優質石材,如田黃石、鹿目田、荔枝凍等,有皮者尤佳。其次是相石,認真研究石材裂痕的走向,表皮利用、疤點處理等等。第三是清石,根據腹稿設計,作甄別去留,完善雕件。第四是作畫,即用筆在石材上畫稿。第五是勾勒,以尖刀代筆,在畫筆線上,淺勾勒線條定位。第六是雕刻。第七是核稿,即校對效果,有皮者用水,無皮者以粉末核之。最後為磨光。


博主好站推薦:氬焊機,陽極處理,電鍍,硬陽處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彩妝造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